沪港通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其中,沪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通过联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SPV),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交所上市股票。港股通则是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通过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SPV),向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股票。为帮助内地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港股通交易规则,掌握投资知识,知晓投资风险,除非特别说明,这本小册子以介绍港股通投
资的相关知识为主。
1.2 沪港通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是沪港通业务充分借鉴了市场互联互通的国际经验,采用较为成熟的订单路由技术和跨境结算安排,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证券交易服务。二是沪港通业务实行双向开放,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买卖规定范围内联交所上市的股票,香港投资者则可通过沪股通买卖规定范围内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三是沪港通业务实行双向人民币交收制度,内地投资者买卖以港币报价的港股通股票并以人民币交收,香港投资者买卖沪股通股票以人民币报价和交易。四是在试点初期,沪港通实行额度控制,即内地投资者买入港股通股票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限制,香港投资者买入沪股通股票也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限制。
五是两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可以买卖的对方市场股票限于规定的范围。
总体上,沪港通与 QFII、QDII 制度具有一定共同之处,都
是在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跨境投
资方式,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而作出的特殊安排。
在具体制度安排上,沪港通与 QFII、QDII 又存在以下主要
区别:
一是业务载体不同。沪港通是以两地交易所为载体,互相建
立起市场连接,并对订单进行路由,从而实现投资者跨市场投资。
QFII 等是以资产管理公司为载体,通过向投资者发行金融产品
吸收资金以进行投资。
二是投资方向不同。沪港通包含两个投资方向,分别是香港
投资者投资上交所市场的沪股通,以及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
的港股通。QFII 等则都是单向的投资方式。三是交易货币不同。沪港通投资者仅以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
不论是内地投资者还是香港投资者均须以人民币进行投资。QFII
的投资者以美元等外币进行投资。
四是跨境资金管理方式不同。沪港通对资金实施闭合路径管
理,卖出股票获得的资金必须沿原路径返回,不能留存在当地市
场。QFII 等买卖证券的资金可以留存在当地市场。
这样看,沪港通与 QFII、QDII 存在一定差异,且不会对后
者等现行制度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反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
补,为投资者跨境投资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在促进我国资本市
场双向开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1 中国证监会《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规定了港股通的哪些方面内容?
2014 年 6 月 13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并主要规定了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了沪港通交易应遵循两地市场现行交易结算法律法规的总体原则。相关交易结算活动遵守交易发生地的监管规定及业务规则,上市公司遵守上市地的监管规定及业务规则,证券公司或经纪商所在国家或地区监管机构的监管规定及业务规则。
二是规范了上交所及其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中国结算、内地证券公司等主体参与港股通业务的职责,以及香港联交所及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香港结算等开展沪港通业务的职责。
三是明确了名义持有人制度。中国结算、香港结算各自作为内地投资者、香港投资者买入对方股票的名义持有人,并代为行使股东权利。其中,中国结算在香港结算开立账户,代内地港股通投资者持有港股。
四是明确了港股通交易由中国结算向香港结算承担清算交收责任,沪股通交易由香港结算向中国结算承担清算交收责任,两地市场结算风险相对隔离,互不传递,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互不参加对方市场互保性质的风险基金安排。此外,明确了沪港通业务投资者以人民币和证券公司或经纪商进行交收。
五是明确禁止暗盘交易。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不得自行撮合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股票的订单成交,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场所对通过沪港通买卖的股票提供转让服务。
3.2 上交所《沪港通业务试点办法》规定了港股通交易的哪些内容?
2014 年 9 月 26 日,上交所发布了《沪港通试点办法》,规定了港股通参与主体、港股通股票范围及调整机制、交易特别事项、额度控制、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异常情况处理、自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有关港股通交易的特别事项则包括证券账户、交易币种、交易日与交易时间、交易方式、订单类型、被调出股票的买入限制、回转交易、指定交易、第三方存管、前端控制、禁止“裸卖空”、禁止“暗盘交易”、订单更改、碎股卖出等相关内容。
投资者可以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在“法律规则”项下“本所业务规则”中查询,也可以参阅本册子的后续介绍。
3.3 *中国结算《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规定了港股通的哪些内容?(注:带*的问答为中国结算提供)
2014 年 9 月 26 日,中国结算发布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对沪股通登
记结算业务的结算参与人资格准入、责任义务和业务范围进行了明确,对港股通登记结算业务从账户设置、存管和托管、名义持
有人服务、清算交收、风险管理和结算银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从市场层次上看,香港股票市场包括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层次。
在总体市场规模和筹资方面,主板占有主导地位。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同时,海
外投资者所占比例高。就成交量而言,截至 2014 年 4 月,整体
机构投资者成交占比高达 61%,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 23%的水平;
从地域分布来看,海外投资者占比 46%。
从上市公司构成来看,在联交所市场,油气服务行业、金融
行业特色类公司(如资产管理)、地产特色类公司(如地产经营)、
可选消费(如专卖店、鞋类、运动与休闲服装、电影与娱乐、博
彩、餐饮等)、电信与科技(电信公司、互联网与软件)等行业的品牌具有优势。
一是投资者参与港股通投资,可以进行更分散化的资产配置
和财富管理。
二是港股通业务的开通方便快捷。港股通投资者可以使用沪
市人民币普通股账户进行交易,不用去香港市场开户,业务办理
便捷高效。
三是港股通投资者直接以人民币与证券公司进行交收,避免
了人民币出入境的不便,且投资不受每人每年等值 5 万美金的结
汇、换汇额度限制。
免责声明: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
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上海证
券交易所和中国结算力求本栏目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
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
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更多有关港股通投资的信息,投资
者可参阅上交所沪港通投资者教育专区
(http://edu.sse.com.cn/col/shhkconnect/home/)。